第二百四十三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_独治大明
八零小说网 > 独治大明 >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二百四十三章 论政的严重后果

  这……

  吏部尚书李裕等官员不由得面面相觑,刘健敢情是跟吴裕直接杠上了,此次简直是为了反对而反对。

  次辅刘吉原本是一个很少表态的人,此刻亦是忍不住开口:“今国帑充盈,虽水利是大明基石,然扩建帝都外城一则有益京城防御,二则可令百姓增添栖身之所,此乃良举!”

  “地方多灾害不假,但朝廷每年会拨款兴修水利!”

  “若真要修建外城,工部定能竭尽所能完成这项差事!”

  工部尚书贾俊和户部尚书李嗣面对刘健的阻挠,亦是选择亲自站出来表明态度。如果真要修建北京外城,钱财和建筑工艺其实都不是问题,这个事情是可以办得漂漂亮亮的。

  刘健哪怕再如何自大,亦是知道自己无法跟堂堂的次辅和两位尚书相抗衡:“既然刘阁老、贾尚书和李尚书都支持吴侍郎的提案,微臣亦不好再阻拦。只是修建外城所费甚巨,且涉及城外百姓迁居等诸多问题,还请陛下三思!”

  他虽然选择避开刘吉等人的锋芒,但并没有转变态度支持修建北京外城,却是要保留他的一个反对意见。

  若是将来修建北京外城出了什么事情,那么他就能够成为正义的一方,从而对抛出提案的户部右侍郎吴裕等人发难。

  其实清流一直都喜欢玩这一套,自己通常不会有任何具备“创新性”的建议,但别人抛出的建议都会遭到他们的反对。

  若整个事情顺顺利利还好,一旦事情出了任何一丁点的纰漏,那么就是轮到他们挥舞大棒砸人的时刻了。

  以明朝海运的尝试为例,明朝其实亦意识到漕运的成本过高的问题,但在海运的尝试过程中遭遇台风而蒙受损失,结果受到清流直臣的强烈抨击。

  成事不足,败事有余,或许这就是大明王朝一步步走向深渊的根源。

  阁楼上,美人在侧,茶香袅袅而起。

  朱祐樘端起刚刚递过来的茶杯,慢悠悠地浅尝一小口。

  他将下面的纷争通通看在了眼里,亦是意识到自己留下刘健很可能是一个错误的做法,这种人或许能够有利于自己平衡各方势力,但亦会一直拖大明王朝前进的后腿。

  朱祐樘轻轻地咳嗽一声,亦是直接表态:“虽然朕鼓励大家在这里畅所欲言,但诸位臣工亦要谋而后动。朕不管以往是什么流程,但朕希望本朝的臣工专注于做事,为大明谋求更好地发展,而不能一昧都扯后腿。”

  在说到最后三个字的时候,明显是加重了语气。

  此话一出,吏部尚书李裕等人纷纷扭头望向刘健,朱祐樘的话显然是在告诫刘健,刘健的小把戏无疑是被英明的皇帝看穿了。

  由于定了基调,大家的发言变得更加的慎重,而发言的质量明显得到了提升。

  接下来的最高会议虽然没有出现过于激烈的争吵,但大家纷纷各抒己见,抛出一些具备可行性的提案。

  其实朝廷如何节流令人头痛,但要怎么样花钱却让很多人感兴趣,甚至有人忍着窃喜提议给文武百官涨薪。

  红尘万里去,白首一年回。净洗旷轩眼,雪天间看梅。

  这一场在御书房召开的最高会议召开约莫一个时辰,随着朱祐樘宣布会议结束,与会的重臣便纷纷散去。

  此次最高会议的主题是财政预算,但大家其实都是抛出提案,但真正要形成决议和执行,却需要朱祐樘做最后的拍板。

  面对这种动辄花费上百万两的大事,朱祐樘自然是要了解清清楚楚后,这才会做出最后的决定。

  以呼声最高的修建北京外城为例,却不可能刚刚抛出便直接拍板,而是要工部拿出一套具体的修建方案和造价,最后再由户部核定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持。

  事实上,原先历史上修建北京外城便出现一个十分尴尬的事件。

  由于北京城人口猛增,加上俺答能突破边关进入京畿之地,故而喜欢炼丹的嘉靖同意了修建外城的提案。

  嘉靖朝修建北京外城的最初方案是“回”字型,即在北京城外围再修一座新的正方形城池,直接将整座北京城围起来。

  只是在修完南城墙的时候,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银两已经严重不足,最后决定草草将南城和内城相连,从而形成一个古怪的“凸”字形城池。

  当然,现在大明朝廷财政比嘉靖朝不知要健康多少倍,特别现在大仓能自由调配的积银已经达到三百万两,完全可以抽出二百万两来修北京外城。

  朱祐樘在结束了这一场财政预算会试后,心里对他们所提的方案其实有了一些取舍,但此时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失落。

  由于下面的重臣纷纷离开,而今御书房只剩下服侍的太监和负责泡茶的韩幼英。

  韩幼英对泡茶有着极强的天赋,虽然比不上真正的泡茶大师,但在她这个年纪已经属于当世第一人,在紫禁城自然没有人能与之相比。

  御书房的温度保持得很高,故而没有受到冬季太大的影响,茶叶在热水的浸泡中舒展开来,而茶水慢慢达到一种赏心悦目的色泽。

  韩幼英除了脸容绝美和一双大长腿后,那是一双漂亮的美人手,正将一杯刚刚泡好的茶水送到朱祐樘的面前。

  虽然她略长的眉毛给她整个人带来一种咄咄逼人,甚至因上次虐猫事件而被冠上恶女的称号,但此刻的眼睛更多的是柔情。

  她很享受此时此刻的相处,似乎都已经忘记自己要做贵妃的梦想,心里一度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此刻。

  朱祐樘端起茶杯,浅尝一小口,习惯性地蹙了蹙眉头。虽然茶水芳香四溢,但那一丝生活的苦涩让人不由得品味人生真谛。

  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,其实不见得可以完全无忧无虑,哪怕已经成为一个有能力掌握朝堂的皇帝。

  “陛下,奴婢可以说一说看法吗?”韩幼英跟那种规规矩矩的乖巧宫女截然不同,显得颇不规矩地询问。

  朱祐樘手里端着没喝完的茶杯,便淡淡地望向这个浑身透有着几分倔强的美人:“好,你说一说!”

  “奴婢觉得这帮臣子虽然忠心,但真正懂您的臣子并不多,您应该换一批更年轻有干劲的臣子。”韩幼英迎着朱祐樘的目光,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。

  刘瑾知道眼前的茶女不规矩,所以将闲杂人等打发,但听到韩幼英的提议后,便是不由得艰难地咽了咽吐沫。

  朱祐樘看着眼前这个漂亮的茶女,不由得莞尔一笑。

  若说藩金铃等宫女仅仅是想要爬上自己的床争得地位,那么眼前这个茶女的野心堪称恐怖,似乎是想要通过自己影响朝政。

  朱祐樘吹了吹手中的茶水,显得一本正经地询问:“你为何会觉得这帮重臣不懂朕?”

  “陛下如今的心思其实不难猜,只是他们刚刚所提的种种方案,若不是他们实则不忠,便是他们的思维已经定型。不管是什么样理由,这帮老臣都应该换掉了!”韩幼英知道眼前的帝王所谋远大,便是一本正经地提议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aling9.cc。八零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baling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